
本報訊記者汪元蒙報道今年的6月1日,《汴梁晚報》將再次攜手市社會福利院,誠邀愛心企業(yè)、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走進市社會福利院,為福利兒童過一個特別的“生日”。
22年前的6月1日,《汴梁晚報》正式創(chuàng)刊,服務廣大市民;自建院以來,每年“六一”,市社會福利院的福利兒童都會點燃蠟燭,慶祝他們共同的生日。兩年前,在慶祝《汴梁晚報》創(chuàng)刊20周年之際,《汴梁晚報》首次與市社會福利院攜手,邀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走進市社會福利院,讓福利兒童在屬于自己的節(jié)日里感受來自社會大家庭的關愛,感受特別的溫情。
市社會福利院院長張瑞告訴記者,每個來到人間的孩子都是天使的化身,而市社會福利院里的孩子是一群折翼的天使。由于患有各種先天疾病和其他原因,院內的大部分孩子尚在襁褓中就被親人遺棄,他們從沒有感受過來自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呵護。目前,市社會福利院共收養(yǎng)各類福利兒童209名,其中99%的孩子都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、先天性腹裂、脊膜膨出、肢體畸形、唇腭裂、無肛、腦癱等各種重癥的病殘棄嬰。他們沒有家族的姓氏,也沒有準確的出生日期,為了維護這些弱小生命的尊嚴,市社會福利院將每年的“六一”作為這些折翼天使共同的“生日”。
近年來,隨著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對福利兒童的關愛,伴隨著媒體對福利兒童的關注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對他們的關心,該院福利兒童的生活條件正逐步改善。汴梁晚報希望在六一國際兒童節(jié)來臨之際,一直關注福利兒童事業(yè)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、愛心企業(yè)能攜手走進市社會福利院,走近那些可愛的孩子,讓折翼小天使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和關愛。想到場與孩子一起慶?!吧铡钡膼坌娜耸靠蓳艽蛴浾呤謾C*******報名,也可直接與市社會福利院聯系,聯系電話:0371—*******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

寶貝過生日原是件歡天喜地的事兒,
很多家庭都會訂個蛋糕好好慶祝一番。
山東白先生也買來蛋糕給6歲女兒過生日。
不料一聲巨響后,女兒眼角膜被燙傷。
家里的平靜被徹底打破……
△生日蛋糕上的音樂蠟燭爆炸,女童眼角膜燙傷
罪魁禍首竟是這種常見的音樂蠟燭!
你一定不覺得陌生!
消防官兵破拆這種蛋糕店里常見的音樂蠟燭,
發(fā)現很危險!
點燃蠟燭后 音樂沒響蠟燭炸了!
在山東濱州市惠民縣石廟鎮(zhèn)白家村,記者見到了6歲的瑤瑤,只見小姑娘的左眼部位涂滿了藥膏,眼角靠近鼻梁的部位,全是破潰的傷口。瑤瑤的母親說,當時點著音樂盒,音樂沒響,突然炸了。家人趕緊找車把她送到醫(yī)院,經過醫(yī)生診斷,瑤瑤的左眼出現了“角結膜燙傷”和“眼瞼皮膚燙傷”。
瑤瑤的母親說,應該是音樂蠟燭上的塑料伴隨著爆炸飛到了瑤瑤的臉上,否則不會這么嚴重。現在家人擔心傷口留下瘢痕,也怕后遺癥影響孩子的視力。
贈品也應有合格證!誰來負責?
音樂蠟燭為什么會發(fā)生爆炸?瑤瑤母親和記者一起找到了送蛋糕的商家。店老板從貨架上拿出一個未拆封的音樂蠟燭,并向記者展示用法,但記者找了一圈,也沒有見到合格證。
△同款音樂蠟燭在市場上銷售,兩元一個
根據我國《產品質量法》第二十七條的規(guī)定,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,并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,標明產品名稱、廠名和廠址。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,“贈品也得符合此規(guī)定。”
在記者的協調下,店老板和蛋糕預訂網站取得了聯系,三方溝通后,蛋糕預訂網站同意先行墊付瑤瑤的治療費。
沒有合格證的音樂蠟燭為何能在市場上流通呢?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說,目前此類產品并沒有統(tǒng)一的國家標準,因此產品質量良莠不齊。
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將加大查處力度,同時提醒,除非是一些正規(guī)廠家的產品,否則,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購買這類玩具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
△爆炸后的音樂蠟燭
調查:
很多蛋糕店銷售音樂蠟燭
商家明知其有危險仍在賣
記者走訪發(fā)現,不少蛋糕銷售店都在銷售這種類似的音樂蠟燭,而且很多都是以贈品的形式向消費者贈送。
對于這種蠟燭是否存在傷人的風險,商家們似乎早已知曉。一家蛋糕店老板提醒,“你可小心點兒,搞不好容易爆炸?!?/span>
消防官兵破拆音樂蠟燭 結果很嚇人!
究竟這種音樂蠟燭存不存在風險呢?記者將產品拿到了濟南市公安消防支隊,請消防官兵進行了破拆。消防人員表示,“這里面就是一個電子芯片,外邊都是塑料,有一定危險?!?/span>
△實驗:蠟燭點燃后,塑料花瓣被引燃
為了進一步驗證音樂蠟燭有沒有爆炸的可能,記者在消防官兵的指導下,進行了一個更加直觀的實驗。記者用攝像機全程拍下了音樂蠟燭燃燒的過程。
按照產品包裝上的說明,我們將音樂蠟燭點燃之后,瞬間冒出五、六厘米高的火焰。每片塑料花瓣上,都有一個燃燒的蠟燭。15分鐘后,花瓣上的蠟燭燃燒完畢,很快便引燃了花瓣,火苗越來越高。當火焰燃燒到電池時,電池發(fā)生了小爆炸。
△電池發(fā)生小爆炸
新聞加點料
一個有安全隱患的蠟燭,
就讓家里喜事變壞事。
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爆炸源,
意想不到,但就在你身邊!
隱患一:受到擠壓的充電寶
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對國內充電寶市場進行的質量監(jiān)測結果顯示,所有充電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風險。部分產品在遭到擠壓、沖擊等外部影響時,可能發(fā)生內部短路,引發(fā)自燃或爆炸。
所以,大家在購買充電寶時一定要通過正規(guī)渠道購買,切勿買無品牌型號、無生產廠家、無電氣參數標識和無警示說明的產品;選購時應仔細檢查外殼,劣質產品做工粗糙;發(fā)現充電寶溫度異常升高時,應迅速將其置于具有一定防火、防爆能力的容器里,遠離人群。
隱患二:高溫車里的打火機
消防部門曾做過實驗:烈日下,把打火機放在車內,12分鐘后就會爆炸。爆炸瞬間,打火機噴出大量氣體,塑料外殼炸成碎片,十分危險。
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賈大成解釋說,陽光照射下,車內溫度甚至能達到60℃以上,打火機內含的液態(tài)丁烷受熱膨脹,外殼不能承受內壓便會爆炸。專家指出,打火機不要放在車內;家里的打火機最好也放在陰涼處。另外,香水、電池、花露水、充電寶、碳酸飲料等在高溫下易爆炸的產品也別放在車里。
隱患三:超期服役的煤氣罐
賈大成說,煤氣罐爆炸導致的人身傷害最為常見,且受傷程度往往較重。
一般導致煤氣罐爆炸的原因有四點:一是煤氣罐意外受熱;二是充氣過量,一般來說,灌裝煤氣罐時不能超過其容積的85%;三是一些居民為了讓火燒得更旺,會用熱水燙罐底,這很容易導致爆炸;四是超期服役、缺乏保養(yǎng)和維修的煤氣罐,稍遇高溫、擠壓、碰撞就會發(fā)生爆炸。
賈大成指出,使用正規(guī)廠家生產的合格煤氣罐、定期檢查和維護、拒絕超期服役、避免錯誤使用等措施,可有效防范煤氣罐爆炸。如在烹飪時聞到煤氣異味,應提高警惕,暫停使用。
隱患四:年頭太久的熱水袋
常見熱水袋爆炸導致燙傷的原因是,灌入熱水后,熱水袋迅速膨脹,如熱水袋本身比較老舊,就更容易破裂爆炸。
專家建議,熱水袋使用兩三年后就要考慮更換,如發(fā)現表面已有輕微裂紋,更要果斷扔掉。使用中,最好別倒入開水,水溫在50℃上下即可,以溫暖不燙為宜。熱水袋灌到2/3即可,灌好后應排盡空氣,擰緊蓋子。
隱患五:不常清潔的高壓鍋
導致高壓鍋爆炸的原因主要有兩點:一是超出安全使用期限;二是不注意清潔,限壓閥和浮子閥堵塞,鍋內壓力太高爆炸。
專家建議,不管是傳統(tǒng)高壓鍋,還是電壓力鍋,使用年限均在6~8年,如發(fā)現鍋體變形、生銹等更要馬上棄用。使用前必須檢查限壓閥和浮子閥,如有堵塞及時清理;鍋內食物不能裝得太滿,扣蓋時還要注意是否扣合到位;離火后要等鍋體充分冷卻后再取下限壓閥、開蓋。
隱患六:“三無”電暖袋
根據加熱元件的不同,電暖袋可分為電極式、電熱管式和柔性發(fā)熱絲式。電極式電暖袋最危險,因常發(fā)生爆炸已被國家明令禁止生產,但仍有不法商家出售。電熱管式電暖袋一般不會爆炸,但手感不好,且壽命較短,約為1年。柔性發(fā)熱絲式電暖袋手感舒適、壽命長,是購買首選。
專家提醒,消費者可通過揉捏來鑒別電暖袋。如袋體通體柔軟,就是柔性發(fā)熱絲式;如捏到硬塊或硬物,就是電極式或電熱管式。
隱患七:用來燒水的微波爐
中國家電研究院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綜合檢驗部主任魯建國告訴記者,不能用微波爐過度加熱清水!微波加熱時,水不會流動,只是溫度升高,有可能超過沸點卻還不沸騰。此時,一旦端起水杯,輕微的動靜就可能引發(fā)暴沸,甚至爆炸。加熱液體時,時間不宜過長,控制在2分鐘以內為佳。
需要注意的是,微波爐加熱是從內到外,雞蛋、鵪鶉蛋、脆皮腸、未削皮的土豆等類似“穿著衣服”的食物,在加熱過程中內部膨脹,而外殼卻阻擋氣體膨脹,就會爆炸。使用微波爐加熱這類食物時,最好劃個口子、戳個洞,這都利于熱氣散發(fā)。
來源:綜合山東電視臺生活頻道、央視新聞、羊城晚報、生命時報等
危險無處不在!請千萬注意孩子的安全,同意的請點個ZAN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

來源:騰訊視頻
就是這類產品 叫彩色噴帶
婚禮現場明火多!這樣其實有危險!
阿斌感言
真當想不到
看過請記牢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